哈巴河水清岸绿,景色秀美。一幅幅写意的泼墨山水画卷,把梦里的脚步一直延伸,再延伸。
据了解,哈巴河县流域面积6987.7平方公里,境内流域面积大于50平方公里的河流共有36条,其中跨县河流12条,跨乡镇河流13条,乡镇独有11条河流,水域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湖泊有5个。
“河长制湖长制实施以来,哈巴河县制定‘一河(湖)一策’治理方案,层层落实河湖管护责任,强化监督考核,全力推进河湖水岸系统治理。今年以来,各级河(湖)长持续对辖区内的河湖面貌与清洁、河湖水域状态、河湖水域沿线治理、河湖设施管护进行全方位巡查879次,组建巡查队伍320余人参与共治共管,全面铲除水源流域水源污染、废弃物排放等危害水域健康的“毒瘤”。一年多来,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环境开始显现,人民群众满意度大幅度提升,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水利局书记杨金文说。同时,我县对各相关部门工作职责、全县大小河流所涉及各级河长职责逐一进行了明确,设县级河长15名、乡镇级河长51名、巡护员127名、保洁员127名,全县形成了以县、乡镇级河长为主体的河长制网格化管理体系。
一河就是一条风景线
一岸就是一个景观带
哈巴河—白桦林哈巴河县的母亲河——哈巴河,发源于友谊峰,自北向南流经县境中部,汇入额尔齐斯河。该河全长223公里,多年平均年径流量21.68亿m3,哈巴河县主要农业灌溉用水来源于该河,年灌溉引用水量为4亿m3。白桦林是排列三图谜地区哈巴河县库勒拜乡境内,地处出山口后的哈巴河两岸及分散成数支流交汇而成的宽浅河漫滩上。享誉四方的白桦林景区,坐落在距县城4公里的哈巴河畔,景色优美、引人入胜。整个桦林长约28公里,平均宽度约1.5公里,属于河谷次生林带,可进入性好,被誉为“西北第一白桦林” 。
春夏季节,棵棵桦树白杆绿叶,迎风招展、婀娜多姿,蜿蜒的哈巴河水穿林而过,为桦林增添了无限的生机;秋季,金叶满枝的桦树在阳光照射显得成熟而宁静,林中铺满金黄色的落叶,洁白的树干、金黄的树叶与湛蓝的天空和清澈的河水交相辉映,宛如一派童话世界,给人无限遐想;冬天的白桦林,银装素裹、至纯至净。
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源出我国阿尔泰山西南坡,山间两支源头。额尔齐斯河河谷宽广,水势浩荡,年径流量多达86.8亿m3,水量仅次于伊犁河,居新疆第二位。河床中巨砾迭瓦,银波翻腾,河曲异常发育。河谷次生林和河漫滩草甸宛若一条绿色飘带,镶嵌在荒漠戈壁上,别具一番情趣。额尔齐斯河沿岸风光壮美。又应“金山”而有“银水”之美称。
那仁哈巴河发源于阿尔泰山脉,河流长度为41.3㎞,流域面积286㎞2,该河年径流量为1.015亿m3,常年流水,流量随冰雪融化或降水的多少而增大或减小,最后流入哈巴河。
此地有著名的那仁夏牧场,那仁夏牧场是阿勒泰地区著名的夏季牧场之一。气候适宜,水草丰美,植被茂密,种类丰富。牧区内有那仁河流过,夏季气候凉爽怡人,牛羊成群,白色的毡房点缀着美丽的草原。
白哈巴河—白哈巴村是个原始自然生态与古老传统文化共融的村落,一切都还保存着几百年来固有的原始风貌,位于阿尔泰山山脉的山谷平地上,阿尔泰山上密密麻麻的松树林一直延伸到白哈巴村里,村民住的木屋和圈养牲畜的栅栏错落有致地散布在松林和桦林之中,安宁、祥和。
治理模式上坚持多规融合,水岸同治,严格管控
今年,哈巴河县超前谋划,以全县域河道综合治理为抓手,出台了《哈巴河县实施河长制工作方案》。该方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治理”,以“打造生态河道”为主要目标,巩固河道生态资源优势,开发生态资源、水利资源,开展哈巴河全县域河道综合生态治理,确保实现“全流域、防洪水、生态化、保畅通、饮用水安全、禁止乱采乱挖、乱倒乱排”等目标,力争打造全流域河道综合治理的全地区性典范,成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先行示范区。
本次方案范围为哈巴河县全县域范围内的重点河道,包括额尔齐斯河、哈巴河、别列则克河、阿拉克别克河、阿库里滚河、茂易特河、那仁哈巴河、加曼哈巴河和铁热克提河等36个流域。
治理定位为千里河道,大美哈巴河。重点对河流沿线水、滩、坡、岸进行资源分析、亮点挖掘,开展全流域水岸同治,突出地域文化,服务居民。
需求,吸引外地游客,让城镇因水而美,产业因水而荣,文化因水而兴,人民因水而乐,构建以36条河为轴线的幸福的、风情的、智慧的、灵动的、浪漫的、黄金的千里河道风景线,保护自然生态山水,规划优良水利工程,打造沿河秀美风景,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树立西部治水标杆。
沿河绿道:以额尔齐斯河为核心,以哈巴河为滨水绿带,布置美丽绿廊,串联沿岸景观资源群。结合白桦林景区营造的人工河景观资源、沿河旅游休闲资源,并与那仁河、白哈巴河等支流相结合,有曲有折、有山有水、有景有憩,突出慢行性和休闲性,使绿道入山水、入景观、入田园,打造“一带、一群”的全县生态滨水景观长廊。
动员社会力量
共同守护水清岸绿秀美风光
河流环境问题,表象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治水靠一个部门单打独斗不行,必须统筹上下游、左右岸系统治理。从河长制到“河长治”,要靠全社会共同参与,才能守护好每一条(座)河湖的河畅水清。
河清,关键之一是岸净。基层群众是源头治理、垃圾分类的主力军。哈巴河县积极发挥河长制作用,不定期巡河。
百姓感悟
“以前没人管,大家你扔我也扔。现在乡镇领导没事就会来走走,每个乡镇负责自己的流域范围下河打捞垃圾,大家也不好意思再乱扔乱排了。”齐巴尔镇姜吾增村支部书记铁各斯别克感慨,河长制在我县推行以来,村里人不仅开始约束自己和家人的行为,碰到有人向河道扔垃圾,便会主动制止。
“几年前,村里的污水和垃圾还未实现全收集、全处理、清理河道,地上常见牲畜粪便、水上常见白色污染。”库勒拜乡阿克阿热勒村村民阿希木·阿依布感慨万分:“河长制以来变化太大了,水清了、河岸绿了、脏乱差的村子变成了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我们的幸福感倍增。”
阿克齐镇居民阿夏提·喀克木:饭后河边散步,已然成为居民生活的新常态。哈巴河的改变,我们看在眼里,乐在心中,他笑着说:“以前这边杂草丛生,根本没有人过来玩,现在哈巴河水质清澈,河边很凉爽,大家都过来散步乘凉。”